9/20/2006

偶然的成功会让我们更悲观

来自: http://www.blogcn.com/User3/tonorth/blog/41630568.html

  贾樟柯是一个让人有所期许的导演,《站台》里的诗意,会让每个有着县城生活体验的人感到亲切和警醒。此次贾樟柯在水城斩获金狮,应是对一个努力而敏感的电影人的肯定和褒扬。

  上一次国内电影人赢得金狮是张艺谋的《一个都不能少》,那还是1999年。此次《三峡好人》的夺奖,第六代影人也以此接过前辈的棒子。老谋子和陈凯歌老师都一心做大片,目标直指奥斯卡,但是年轻电影人的成长,特别是这批七零年代人社会体验的丰富和成熟,对他们将是不容忽视的威胁。《疯狂的石头》的票房大捷,《三峡好人》的水城捧金熊,都让这个2006年的电影生活丰富了很多,相形之下,《夜宴》纠缠于该不该笑场的问题,多少会显出无趣和空乏。

  当然,对于《三峡好人》的获奖,并不一定表明第六代作为一个群体的力量有多大,第六代本身就是一个被假设的群体。同样,对于影片获奖,我们也不能说,我们的电影有了什么进步,这个甚至是两码事。

  在国内的院线,我们能否看到《三峡好人》,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怀疑的事情。而贾樟柯在威尼斯上的成功,更大程度上来说,是他一个人的胜利。国内更多的、更有才华的青年导演,可能不会有机会去拍电影,《疯狂的石头》中刘德华的基金,《三峡好人》的背后则有北野武的帮助,但是,我们鲜见国内电影人去扶持青年一辈。如果想做一部片子,我们还是必须先到国外拿奖赚声名,然后找到资金回来拍戏,这种曲线拍片形式的存在,就表明我们仍然没有一个良性的影人成长机制。而在此前提下,任何的成功,都只能是个人的,偶然的和不可预料的。

  再加上商业片与艺术片院线的不区分,作为一个文艺片的导演,在国内往往会遭遇到冷场的尴尬,或者根本上不了院线。《三峡好人》获得了金熊,应该是会增加一定的票房,但是,对于可否上映的担心,对于无法琢磨的审查机制,任何一个热爱电影的人,都会感觉到一种无法排泄的无奈,即使我们得奖了,但是我们的电影,其实仍没有走出尴尬的境地。

没有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