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/17/2006

从《墨攻》看墨家zz

墨攻海报
周末,无意间看了《墨攻》。战争场面和故事情节较之以往几部,所谓的大制作古装片来说,有很大的提高。至少是这部片子不会遭到一片大骂之声,至少看过以后会有些东西值得去回味思考。

就人物刻画来说,我认为最出彩的是王志文试演的梁王,阴险狡诈,心黑手狠的一个昏庸之君,儒弱却又无情,无能却又奸诈。被王志文刻画的惟妙惟肖。我一直很看好他,因为他是那种什么角色都演得像回事的好演员:颓废的政府公务员、心理变态的医生、坚决不做汉奸的火车站调度员,险恶的毒枭。。不过一直很遗憾的是,王志文没演过皇帝。《墨攻》里,这个精致的上海男人终于露出了王者之相,这个王却非大智慧者,而且一个昏庸无能的形象。唐国强,陈道明,陈宝国都曾经成功的试演过帝王,但是成功的里面包含了帝王本身的魅力,雍正的刚毅铁腕,康熙的英明神武,汉武的雄才大略,所以不得不叹服王志文的演技。再经过岁月的积累后,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沉淀了有深度的男人。

刘德华试演的革离,却没有太大的亮点。另类的发行和服饰,外八字的走路仍然是那个熟悉的刘德华。总是觉得刘德华的演技很难再有所突破。智者的人物魅力没有多少体现,智者的个人能力除了激发了全民抗敌的信心,也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印象。只是知道那个将要被赵国灭掉的梁国,因为他来而有所转变,仅此而已。他的信仰在最后胜利者的梁王的阴笑中,显得迂腐和无助。非攻的思想并不是帮助一个了弱国就能够达到目的,择主而侍,像梁王那样昏庸无度的君主,简直就是助纣为虐,他想帮助大众,但是真正笑到最后的仍然是士大夫阶层。

不过,其实我真正想说的不是片子和人物,而是那个令人神往的春秋战国时代,和对曾经与儒家其名的墨家的兴趣。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最有戏最让人骄傲的一个时代,百家争鸣,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自由,言论最开放的年代,所以才诞生出许许多多的思想火花。

墨家,是中国古代春秋时的思想家派系之一,创始人墨子,建立于春秋战国墨子的生活时期,由于社会心态的变化和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政策,墨家在汉朝之后基本消失。墨子出生社会下层,即为贱民,最初受业于儒家。后对儒家维护强权高贵尊亲压抑人性的统治思想不满,脱离而创立墨家。儒和墨同为春秋战国时期显学,有"不入于儒,即入于墨"之说。墨家的主要思想有十点:兼爱,它要求人们平等互爱,也互相援助,突出了互利互助的精神;非攻,反对侵略战争;尚贤,不分贵贱唯才是举;尚同,上下一心为人民服务,为社会兴利除弊;天志,掌握自然规律;明鬼,尊重前人智慧和经验;非命,通过努力奋斗掌握自己的命运;非乐,摆脱划分等级的礼乐束缚,废除繁琐奢靡的编钟制造和演奏;节用,节约以扩大生产。反对奢侈享乐生活;节葬,不把社会财富浪费在死人身上。

其中兼爱,非攻,尚贤为三点其精髓。墨家同时被视为中国最早的民间结社组织,有着严密组织和严格纪律,其最高的领袖被称为"巨子",墨家的成员都自称为"墨者"。以"兴天下之利,除天下之害"为教育目的,尤重艰苦实践,服从纪律。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领导,听从指挥,可以"赴汤蹈刃,死不旋踵",意思是说至死也不后转脚跟后退。这让我想起来了日本的"忍者"和武士道,不过他们只有其型,未得其神。墨家思想真正的精髓并没有得以流传和发扬。

遥想当年思想富庶的百家争鸣,没由的对董仲舒提出的独尊儒术,一肚子的气。开始的儒家思想是积极的很有骨气的,士大夫阶层也以"天行健,君子当自强不息"为要求,只是到了宋朝的朱熹以后,儒家思想已经变得腐朽不堪了。中国最为灿烂的思想之花从此一枝独秀,从此变成了一种束缚。

author: blacktulips@newsmth
link: http://www.newsmth.net/bbscon.php?bid=92&id=834385

没有评论: